English

向中国倾斜

感受中国
2001-02-0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立文 我有话说

笠见昭信,1938年生于日本鸟取县,196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应用物理系,随后进入东芝公司。从1983年起,先后担任东芝综合研究所、电子器件研究所、ULSI(超大规模集成电路)研究所所长,2000年6月被任命为公司副总裁。今年1月,笠见昭信为筹建东芝中国研究所来京,其间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。

记者:从超薄电视、变频空调、笔记本电脑,到数字相机、新型存储器和机器人,东芝在电子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。请问东芝是依靠什么来保持核心技术竞争力的?

笠见昭信: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关键。东芝向来被称为“技术的东芝”,这主要体现在电子和能源两个领域,每年的研发投资约为3000亿日元,研发方式分为三个层次:一是由各个事业所进行的研发,二是东芝的9个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的、面向未来两三年的研发;东芝公司还有一个总体的、面向未来三到七年的研发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东芝的研发顾及到了短期、中期和长期,既考虑到了企业的整体战略,又考虑到了如何随时进行调整,在新的需求出现时尽快适应市场;尤其是在进行跨领域技术开发时,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力量组合。

记者:您在担任东芝研究所所长时曾说过:“放眼全球型的人才是创造价值的关键。”在东芝,这样的人才有没有一个标准?东芝是怎样把个人能力结合到企业的创新机制中去的?

笠见昭信:可以这样说:企业等于人才。现在商业越来越全球化,而全球化的经营网络是靠人才来维系的。我当研究所所长时,对人才提出了两个要求:一是有市场洞察力,二是有技术革新能力。了解市场但没有创新能力不行,有创新能力但不了解市场,也开发不出好的产品。我喜欢有想象力,同时又能把想象付诸现实的人才。

记者:东芝曾经进行了三项重大改革:经营构造改革、业务构造改革和企业风气改革。这三项改革对东芝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?

笠见昭信:三项改革是从上一任总裁开始的,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。在经营上,把东芝集团按专业划分为9个公司,要求每个公司都有独立经营、独立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,而集团则精简机构,变成了“小政府”;这主要是为了加快企业的运行速度。在业务上,按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的方针,把移动通讯、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确立为主攻目标,避免人力和物力的分散。在企业风气上,确立了经营的基本理念,就是面向客户,面向改革;定时、定量地拿东芝和其它的公司进行比较,使员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强与弱;通过提高竞争力,达到提高经营利润的目的。从1998年至今,这三项改革已为公司带来了1300亿日元的效益。

记者:笔记本电脑已成为东芝的主导产品,这是否意味着东芝将放弃PC?东芝的另一个主攻目标是手机,和摩托罗拉、爱立信和诺基亚相比,东芝在这一领域有优势吗?

笠见昭信:东芝“笔记本”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,这表明东芝在有选择地搞产品,东芝也有台式电脑,主要面向法人,没有进入中国市场。我们今后追求的目标是移动通讯和“笔记本”的结合。东芝今年5月将在日本推出第三代手机,它将具有网络服务和图像传输等方面的功能,东芝的“蓝牙技术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。至于在中国,东芝将先推出二点五代手机,当然最终是第三代。

记者:东芝公司曾经说过,它的发展战略将向中国倾斜。目前东芝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如何?您觉得中国的投资环境怎样?

笠见昭信:东芝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始于1991年,目前拥有23家独资、合资企业,投资总额已达60亿元,员工超过2万人。东芝在中国的销售包括两个部分,一是上海(笔记本电脑)和大连(电视)的两个公司的产品,主要面对国内消费者,其销售额已达500亿日元;二是提供零部件的公司的产品,如压缩机等。

我们希望把研发据点也能放到中国来。东芝在全球有三个研发据点,美国一个,英国两个,第四个将放在北京。我这一次来,就是为了筹建东芝中国研究中心。我在访问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时发现,那里真是人才济济。东芝渴望和这些技术人员合作。

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IT业的发展,这方面的人才也很多,这是今后发展的优势。中国的投资环境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魅力的,因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。

记者:东芝在中国的投资以后还会大量增加吗?如果增加,将主要投往哪些领域?东芝在中国有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方针?

笠见昭信: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,并即将加入WTO,在这种环境下东芝当然乐于与中国共同发展,共同繁荣。东芝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基本方针:支持能源开发等基础建设;支持以数码技术、移动通讯和网络为中心的IT业建设;支持伴随技术转移的技术力量的提高。随着经济发展,中国对液晶技术、半导体技术、充电电池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等,都将有较高的市场需求,而这些正是东芝的强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